国产免费av片在线,精品免费成人,91在线日韩,天堂亚洲网,97精品久久久,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不卡,99精品视频一区

當前位置:首頁 >>工作動態

江西宜春質監局實施以質取勝戰略抓好技術基礎工作

2010年12月17日 11:42????信息來源:http://www.aqsiq.gov.cn/ztlm/zlts/

“十一五”期間,江西省宜春市質監局以“依法行政、嚴格把關”為己任,以“維持經濟秩序、服務經濟發展”為質監工作第一要義,不斷增強質監工作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性,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堅持以質取勝 強化質量振興戰略

2008年3月4日,宜春市政府主持召開了全市質量工作會議,會議表彰了質量振興先進縣市,部署了質量工作任務。同時,宜春市政府還撥付了20萬元用于獎勵2007年度獲得中國名牌、江西名牌產品的企業。在市政府高度重視質量振興這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點的良好氛圍中,全市質量振興工作得到了扎實推進。2008年,宜春市有兩家企業兩個產品申報中國名牌產品,22家企業23個產品申報江西名牌產品。

2009年6月,由于宜春質監局對“質量和安全年”活動的大力宣傳,引起宜春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率先成立了全省首個由政府牽頭成立的“質量和安全年”活動領導小組。10個縣(市、區)質監局也結合當地實際制訂了“質量和安全年”活動方案。宜春市質監局制訂領導聯系制、縣(市、區)局領導分片包干負責制的質量和安全監管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不出現重大質量和安全事故。10家名牌企業對全市企業發出了質量安全倡議書,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及3C認證獲證企業也與市質監局簽訂了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全市共簽訂承諾書510份。2009年9月又有20家名牌企業,向社會發出企業質量誠信倡議書;9月25日,宜春市組織了一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消費者代表視察參觀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活動。各縣(市、區)局共邀請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消費者代表共114人,采取聽取企業介紹情況、實地考察生產過程、開展調研等方式視察了37家獲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

為鞏固和擴大“質量和安全年”活動成果,提高創業服務能力,根據上級部署,2010年該局在全市深入開展“質量提升”活動。下發了《關于在全市質監系統開展“質量提升”活動的意見》,使“質量提升”活動迅速在系統內全面鋪開。同時將活動任務逐一細化分解落實到局機關各科室,明確了各項任務的牽頭科室和配合科室,確保任務落到實處。市局成立了由肖群局長任組長,市局領導為副組長,機關各科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全市“質量提升”活動領導小組。“質量提升”活動期間,各地創新形式,服務企業發展,工作有特色,有成效。如高安市局開展了“質量提升服務進百企”活動,開展免費培訓服務、幫助企業分析問題,解讀質量安全知識;上高縣局質量大棚車繼續開進工業園,向園區企業宣傳質量提升活動的重要意義和對企業發展的作用,同時下發了200份征求意見函和宣傳資料1000份,并派出計量檢定人員分成3個組對園區內重點企業進行免費檢定、校驗,受到企業好評。

到目前為止,全市10個縣(市、區)均已開展“質量興縣(市、區)”工作,樟樹市、高安市已作為江西省推薦國家表彰的質量興市工作先進縣市的評選單位。全市擁有中國名牌產品3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4個,江西名牌產品56個,制定國家標準兩個,國家標準樣項目1個,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1個,名牌產品數量居全省前列。

嚴格把關 注重“兩個安全”監管

為了進一步規范對獲證企業和食品小作坊的監管工作,該局在2008年制訂了《宜春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檢驗室基本規范》和《宜春市食品加工小作坊基本條件改造制度》,對獲證企業檢驗室、檢驗員及小作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建立食品企業監管檔案。第一批建立監管檔案的包括598家獲證企業和344家已簽訂承諾書的小作坊,共計942家(戶)。宜春市質監局及時派出專業人員駐廠監管,嚴把原材料和產品質量關。

2009年,該局開展了食品添加劑、乳制品及含乳飲料生產企業、獲證冷凍飲品、豆制品、食用油生產企業、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專項整治,嬰幼兒衛浴用品、蜂產品生產企業專項檢查,加大了對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企業和小作坊的監督檢查力度,全市出動執法人員1133人次,檢查食品生產企業634家,查辦案件32起,查處標識不合格食品32批次,查處不合格食品17批次。

2010年,全市食品生產許可證新獲證的企業19家,新增證書23張,目前全市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企業已有623家、證書678張。

為了加大重點設備的監控力度,確保特種設備安全,2008年該局共出動檢查人員2480人次,檢查單位1245家,檢查各類設備1968臺次,提出整改意見264余條,下達監察指令書135份。通過檢查和督促,消除了一些安全隱患。

2009年,該局又結合全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實際,重點開展了電梯安全使用及維護保養專項整治、起重機械專項整治和氣瓶充裝安全專項整治,與此同時,成立兩個督查工作組,對銅鼓、宜豐、萬載、豐城、樟樹和袁州區進行督促檢查。出動檢查人員182人次,檢查使用單位128家,查出各類隱患142個,限期整改到位136個,通過檢查和督促,消除了一些安全隱患,有效確保了全市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全市1466家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家家平安;5849臺特種設備,運行正常。

截至目前,全市系統共出動檢查人員960人次,檢查單位616家次,檢查各類設備873臺次,提出整改意見102條,通過檢查和督促,消除了一些安全隱患,有效確保了重大節假日及重要時期全市特種設備安全運行。

加強技術基礎工作 提升服務水平

計量和標準化工作是質監部門的基礎工程,該局對能源計量工作十分重視,將其列入對縣市局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自2008年開始,宜春市質監局就組織專業人員到省百家重點耗能企業,幫助企業完善計量管理體系,引導企業開展測量管理體系認證、計量合格確認工作。市檢測中心和縣市區計量技術機構深入企業,為企業開展計量檢定和校準服務。

為了加強計量監管做好縣市計量站所的復查考核工作,該局還組織技術人員對縣市計量站所進行幫助和指導,對縣市計量站所人員、設施、環境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對供電、供水等部門的計量授權檢定機構進行了監督檢查,對10個縣市計量授權檢定機構進行了復查考核。對全市35家計量認證機構開展監督評審,對20家計量認證機構進行了年審。對5家制造計量器具的生產企業進行了計量監督檢查。對7家計量檢定授權機構進行了監督檢查。對8家中小企業開展了市級計量合格確認,1家企業開展定量包裝商品計量保證能力評價工作,指導幫助5家企業新建了47項計量標準,復查計量標準7項,培訓計量檢定人員30名。

2009年,該局緊密圍繞當地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做好調查研究和服務工作,加大標準的申報力度。當年,江西颶風化工有限公司和宜春遠大化工有限公司的6個國家標準項目已向國家標準委進行了申報;《地理標志產品 靖安椪柑》、《有機紅花草栽培技術規程》、《富硒農產品含量分類標準》、《地理標志產品豐城凍米糖》、《靖安白茶種植和加工技術規程》5個省地方標準也向省局申報,其中《富硒農產品含量分類標準》、《地理標志產品豐城凍米糖》、《地理標志產品 靖安椪柑》已通過專家的審訂。該市還制定了《樟樹吳茱萸》系列縣級地方標準、《無公害農產品 棘胸蛙》系列、《高安黃牛的養殖技術規程》共計7個縣級農業地方標準。

按照江西省質監局的要求,該局還組織對全市15家計量認證機構開展監督評審,對15家計量認證機構進行了年審。對3家制造計量器具的生產企業進行了計量監督檢查;認真開展了糧食清倉查庫工作,共檢查糧站171家,檢查計量器具408臺,檢查的計量器具都在檢定有效周期內,確保了各個糧站在用的計量器具受檢率和合格率達到100%,從而有效地保證了此次糧食清倉查庫計量器具的準確可靠;組織開展了加油站計量監督檢查,對全市90多家加油站的356臺加油機進行了監督檢查;組織開展了電子計價秤的專項計量監督檢查,對商場、超市、集貿市場的在用電子計價秤進行了全面的監督檢查。

目前,該市已有萬載、高安、豐城3個縣(市)建成具有產業特色的質檢中心,全市各縣市計量檢定水平逐年提升,全系統檢測體系形成了支撐全市經濟發展的質檢平臺。宜春市檢測中心也已完成計量檢定2000余臺(件)、產品質量檢驗1500余個樣品的檢測工作。

打假治劣 嚴格監督執法

打假治劣,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是質監部門的一項長期工作任務。2008年,該局開展了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建材專項執法、農資專項執法等。其間共組織了8次專項打假統一行動,出動執法人員2000余人次,檢查生產企業400余家,檢查經銷單位280家,關停不符合生產要求企業8家,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100多萬元。同時,投入資金7.6萬元,加強了“12365舉報申訴中心”平臺建設,受到了群眾好評。

2009年,該局重點開展了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建材專項執法、農資專項執法、進京煙花爆竹產品質量監管、家電下鄉產品質量監督、計劃生育藥械市場專項整治行動、仿瓷餐具執法檢查、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物資產品質量專項檢查等工作。期間共組織了5次專項打假統一行動,出動執法人員1000余人次,檢查生產企業600余家,檢查經銷單位280家,關停不符合生產要求企業8家,有效地遏制了假冒偽劣屢禁不止的現象。

2010年,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有新亮點。圍繞“群眾關心、政府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了農資、建材、食品、家電、電線電纜、液化石油氣、衛生筷和牙簽專項整治等專項執法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