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尖端產業插上騰飛翅膀
自主研發的輥壓成型在線測量系統讓相關產業生產效率提升400%,國產化在線工業CT設備打破國外高端檢測裝備市場壟斷,食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研究成果連續兩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主導制定的多項國際標準為多項技術的全球化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這些閃耀著自主創新光芒的成果,源自同一個備受矚目的平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技術創新中心(智能光電傳感)(以下簡稱“技術創新中心”)。近日,這一由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檢測院”)牽頭建設的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順利通過市場監管總局驗收。
據了解,技術創新中心于2021年9月正式獲市場監管總局批復籌建。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將其納入全市質量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工程,從政策引導、資源協調到資金扶持給予全方位保障,推動形成政府引導、院所主導、產學研協同的創新生態。在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的鼎力支持下,該中心緊扣產業、社會和市場監管工作對智能光電傳感技術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求,聚焦圖像測量、MEMS(微電子機械系統)技術、柔性觸覺感知等技術方向,通過連接創新和市場,開展智能光電傳感技術創新研究,以及傳感器及測量裝備的開發、成果轉化、應用示范及公共技術服務等,輸出質量基礎新技術、質量服務新裝備,為構建技術標準新體系、技術服務新業態和市場監管新模式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技術創新中心9500余平方米的創新空間里,目前已投入670多臺套高端設備,建成中子實驗場、標準氡室、精密測量等高水平實驗室。近百名高學歷人才組成的技術團隊,數年來開展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25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3項,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42項;多項成果讓我國在多個技術領域擁有了標準話語權,也助力深圳以質量基礎設施創新賦能產業升級邁出堅實步伐。
“技術創新中心自啟動建設以來,在關鍵共性和集成應用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開發多款新型智能傳感器及測試裝備,建立起智能傳感相關計量、測試、認證評價、技術標準等質量基礎‘一站式’公共技術服務能力,在服務產業技術創新和質量水平提升方面成效顯著。”深圳檢測院相關負責人說。作為牽頭建設單位,深圳檢測院在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圍繞支撐智能制造、健康醫療、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等領域高質量發展,先后自主研發多款核心傳感測量裝備并實現應用轉化,構建了貫穿“技術研發—裝備研制—成果轉化—應用示范—公共服務”的全鏈條一體化創新平臺,有力破解“卡脖子”困境,實現關鍵測量裝備的國產化替代。
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過去,受制于國外技術壟斷,國內輥壓成型企業長期面臨發展困境,進口在線測量系統價格高昂且適配性差,嚴重影響了相關產品的生產質量和效率。以技術創新中心為載體,深圳檢測院聯合多方力量,一步步突破多線激光同步采集、運動誤差補償等核心技術,成功研發出國產化輥壓成型在線測量系統,解決了國內因缺少配合輥壓成型制造的在線測量裝備,無法實時提供產品在成型過程中準確測量數據反饋,導致輥壓成型在線質量控制能力不足等問題。該系統能夠對27種缺陷進行實時判別,測量速度達到每件2.8秒,助力相關產業總體效率提升達到驚人的400%。
目前,該系統已在多家輥壓成型制造企業及科研機構應用。“很多同行已經認識到了該國產化輥壓成型在線測量系統帶來的便利與高效,它確實能為企業實現質效提升。”深圳坪山智能制造產業園某新能源汽車領域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這樣的突破并非個例。在集成電路、精密制造、國防軍工等關鍵行業領域,技術創新中心自主研發的工業在線CT檢測設備,關鍵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助力打破此類高端儀器國外壟斷,實現國產替代。該中心牽頭起草了國家計量校準規范,推動解決工業在線CT設備標準不完善、技術指標參差不齊等痛點,填補工業在線CT的校準規范技術空白。在食品安全領域,該中心依托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成果,開展食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突破了關鍵生物識別元件快速研制方法,形成生物傳感試劑、空氣濃縮儀、農殘檢測儀等技術成果,實現食品試劑國產化替代,有效支撐了市場監管,保障食品安全。在X射線安全掃描、毫米波安全檢查等領域,技術創新中心主導或參與了多項國際標準制修訂項目,有力提升了我國相關行業標準化水平和國際話語權。
不斷涌現的技術成果,正重塑著多個產業質量生態,成為產業升級“隱形的翅膀”。智能輥壓制造在線測量示范線、充電樁遠程計量應用示范場景、基于D-SI的NQI數字化應用示范場景、輻射計量及粒子探測應用示范場景、生物試劑檢測應用示范場景……目前,技術創新中心已構建多個計量檢測典型應用場景,助力科技成果快速產業化應用推廣。“更為重要的是,系列技術成果的快速市場化和產業化,提供了可復制推廣的應用方案,為更多技術產品快速實現產業化進程提供了寶貴經驗。”有業內專家表示。
從自主研發到國產化替代,從技術跟跑到標準領跑,技術創新中心的成長軌跡,也是市場監管賦能科技創新的縮影。在這片創新沃土上,計量檢測工作正以更深厚的根基、更廣闊的視野,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光與電”。在這里,政府的戰略遠見、院所的創新能力與市場真實需求同頻共振,催生出了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自主研發的輥壓成型在線測量系統讓相關產業生產效率提升400%,國產化在線工業CT設備打破國外高端檢測裝備市場壟斷,食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研究成果連續兩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主導制定的多項國際標準為多項技術的全球化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這些閃耀著自主創新光芒的成果,源自同一個備受矚目的平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技術創新中心(智能光電傳感)(以下簡稱“技術創新中心”)。近日,這一由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檢測院”)牽頭建設的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順利通過市場監管總局驗收。
據了解,技術創新中心于2021年9月正式獲市場監管總局批復籌建。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將其納入全市質量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工程,從政策引導、資源協調到資金扶持給予全方位保障,推動形成政府引導、院所主導、產學研協同的創新生態。在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的鼎力支持下,該中心緊扣產業、社會和市場監管工作對智能光電傳感技術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求,聚焦圖像測量、MEMS(微電子機械系統)技術、柔性觸覺感知等技術方向,通過連接創新和市場,開展智能光電傳感技術創新研究,以及傳感器及測量裝備的開發、成果轉化、應用示范及公共技術服務等,輸出質量基礎新技術、質量服務新裝備,為構建技術標準新體系、技術服務新業態和市場監管新模式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技術創新中心9500余平方米的創新空間里,目前已投入670多臺套高端設備,建成中子實驗場、標準氡室、精密測量等高水平實驗室。近百名高學歷人才組成的技術團隊,數年來開展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25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3項,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42項;多項成果讓我國在多個技術領域擁有了標準話語權,也助力深圳以質量基礎設施創新賦能產業升級邁出堅實步伐。
“技術創新中心自啟動建設以來,在關鍵共性和集成應用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開發多款新型智能傳感器及測試裝備,建立起智能傳感相關計量、測試、認證評價、技術標準等質量基礎‘一站式’公共技術服務能力,在服務產業技術創新和質量水平提升方面成效顯著。”深圳檢測院相關負責人說。作為牽頭建設單位,深圳檢測院在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圍繞支撐智能制造、健康醫療、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等領域高質量發展,先后自主研發多款核心傳感測量裝備并實現應用轉化,構建了貫穿“技術研發—裝備研制—成果轉化—應用示范—公共服務”的全鏈條一體化創新平臺,有力破解“卡脖子”困境,實現關鍵測量裝備的國產化替代。
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過去,受制于國外技術壟斷,國內輥壓成型企業長期面臨發展困境,進口在線測量系統價格高昂且適配性差,嚴重影響了相關產品的生產質量和效率。以技術創新中心為載體,深圳檢測院聯合多方力量,一步步突破多線激光同步采集、運動誤差補償等核心技術,成功研發出國產化輥壓成型在線測量系統,解決了國內因缺少配合輥壓成型制造的在線測量裝備,無法實時提供產品在成型過程中準確測量數據反饋,導致輥壓成型在線質量控制能力不足等問題。該系統能夠對27種缺陷進行實時判別,測量速度達到每件2.8秒,助力相關產業總體效率提升達到驚人的400%。
目前,該系統已在多家輥壓成型制造企業及科研機構應用。“很多同行已經認識到了該國產化輥壓成型在線測量系統帶來的便利與高效,它確實能為企業實現質效提升。”深圳坪山智能制造產業園某新能源汽車領域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這樣的突破并非個例。在集成電路、精密制造、國防軍工等關鍵行業領域,技術創新中心自主研發的工業在線CT檢測設備,關鍵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助力打破此類高端儀器國外壟斷,實現國產替代。該中心牽頭起草了國家計量校準規范,推動解決工業在線CT設備標準不完善、技術指標參差不齊等痛點,填補工業在線CT的校準規范技術空白。在食品安全領域,該中心依托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成果,開展食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突破了關鍵生物識別元件快速研制方法,形成生物傳感試劑、空氣濃縮儀、農殘檢測儀等技術成果,實現食品試劑國產化替代,有效支撐了市場監管,保障食品安全。在X射線安全掃描、毫米波安全檢查等領域,技術創新中心主導或參與了多項國際標準制修訂項目,有力提升了我國相關行業標準化水平和國際話語權。
不斷涌現的技術成果,正重塑著多個產業質量生態,成為產業升級“隱形的翅膀”。智能輥壓制造在線測量示范線、充電樁遠程計量應用示范場景、基于D-SI的NQI數字化應用示范場景、輻射計量及粒子探測應用示范場景、生物試劑檢測應用示范場景……目前,技術創新中心已構建多個計量檢測典型應用場景,助力科技成果快速產業化應用推廣。“更為重要的是,系列技術成果的快速市場化和產業化,提供了可復制推廣的應用方案,為更多技術產品快速實現產業化進程提供了寶貴經驗。”有業內專家表示。
從自主研發到國產化替代,從技術跟跑到標準領跑,技術創新中心的成長軌跡,也是市場監管賦能科技創新的縮影。在這片創新沃土上,計量檢測工作正以更深厚的根基、更廣闊的視野,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光與電”。在這里,政府的戰略遠見、院所的創新能力與市場真實需求同頻共振,催生出了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 江蘇上線“個轉企”一件事平臺(2025-07-23)
- 桂林“點單式”監管獲中外游客點贊(2025-07-23)
- 浙江湖州涉企行政檢查“瘦身”顯著(2025-07-23)
- 北京通州“服務前置”護航重大建設項目特設安全(2025-07-23)
- 觀影遭遇服務縮水 市場監管助力維權(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