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規范數據共享 護航重慶“一表通”改革
李維:以法治規范數據共享 護航重慶“一表通”改革
新華社重慶6月9日電(陳澤)面對基層反映強烈的報表負擔過重問題,重慶市推進“一表通”改革,通過打通數據壁壘、強化數據共享為基層減負。
近日,國務院公布《政務數據共享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推進政務數據安全有序高效共享利用。重慶市委辦公廳副主任李維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條例》的出臺將對重慶市“一表通”改革帶來深刻影響。
“一表通”改革有效破解基層之“難”
近年來,重慶市通過建設“一表通”智能報表,有效解決了基層反映的“報表數量多”“涉及條線多”“反復填報多”“時間占用多”的痛點難點問題。
在李維看來,“一表通”實現基層減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歸集數據資源,形成數據底池。重慶市始終將打通數據壁壘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將自動關聯、線上填報相結合,形成跨層級、跨部門、跨業務“數據底池”,夯實數據共享基礎。
二是健全準入機制,加強源頭管控。重慶市根據基層職責事項清單,對需基層填報數據的業務表進行規范,明確不屬于基層職責事項清單內的業務表不得向鄉鎮(街道)和村(社區)下發,破解報表“體外循環”及重復多頭填報問題。
三是再造報表流程,強化互通共享。重慶市將線上線下多個渠道的報表整合為“一表通”一個渠道,通過數據動態維護,推動數據互通共享,實現數據“一次采集,自動生成,多方利用”。
據統計,重慶市已累計開通“一表通”用戶19萬個,清理歷史報表19萬余個,上線標準化業務表3800余個,歸集數據9173萬余條。基層報表數量、處理報表時間和參與報表工作人員均實現70%及以上縮減,部門獲取報表數據效率大幅提高。
《條例》助推“一表通”改革提質增效
“《條例》的出臺體現了我國對政務數據共享工作的高度重視,彰顯了國家對健全科學規范數字政府建設制度體系,依法依規促進數據高效共享工作的信心和決心。”李維指出,《條例》將在兩個方面為“一表通”改革推進帶來深刻影響。
一是共享體系更“有效”。“一表通”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在數據共享、應用共建共用和貫通融合等方面有效互動,才能直達基層的神經末梢。《條例》分層分類明確各級各部門工作職責,要求建立數據治理、校核及共享爭議處理機制,將進一步推動“一表通”系統優化上下貫通、一體協同的執行鏈條,實現多跨聯動、整體智治。
二是推動減負更“有感”。“一表通”作為基于數字化轉型實現基層減負的探索,其根本內涵是推動基層數據貫通共享。政務數據共享是發揮數據資源乘數效應的關鍵環節,《條例》中明確提出了政務數據回流的相關規定,將進一步促進改善基層“數據孤島”、重復填報問題現象,以數據有序高效共享推進“一表通”更加好用實用管用,讓政務數據更好支撐數字政府建設。
因地制宜落地實施,發揮《條例》最大動能
李維認為,《條例》中的諸多內容及條款對解決“一表通”改革過程中難點堵點問題大有裨益。他從目錄管理、制度支撐、數據安全三個維度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具體的落地實施建議。
一是《條例》明確統一目錄管理的制度要求?!稐l例》第三章提出政務數據實行統一目錄管理,明確無條件共享、有條件共享和不予共享三類屬性,并禁止通過擅自增設條件等方式阻礙、影響數據共享。該規定建立了政務數據共享的“標準基石”?!稐l例》出臺后,建議抓緊通過摸清政務數據底數,喚醒“沉睡”的政務數據,解決該領域普遍存在的“不愿共享、不敢共享”難題,推動數據有序互聯互通。
二是《條例》為數據共享提供了制度支撐。《條例》第四章明確建立政務數據共享供需對接機制,上級部門應根據下級部門履職需要,在確保政務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及時完整回流相關政務數據。該規定樹立了“共享增值”的理念,為數據共享回流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支持,各級政府尤其是數據共享主管部門可以牢牢抓住抓好這一關鍵抓手,提高數據共享申請質效。《條例》還明確,通過共享獲取政務數據能夠滿足履職需要的,不得重復收集,這對于促進區分“一表通”與基層貫通應用數據采集邊界,規范基層數據填報渠道,避免基層多頭填報、多次填報,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三是《條例》為確保數據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稐l例》明確,編制政務數據目錄應當依法開展保密風險等評估,督促落實政務數據共享各環節安全責任,同時對違反規定行為設定了法律責任。在后續工作中,建議落實好條例規定,守牢數據安全底線,推動形成數據依法有序流動、數據價值充分釋放的新格局。
李維:以法治規范數據共享 護航重慶“一表通”改革
新華社重慶6月9日電(陳澤)面對基層反映強烈的報表負擔過重問題,重慶市推進“一表通”改革,通過打通數據壁壘、強化數據共享為基層減負。
近日,國務院公布《政務數據共享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推進政務數據安全有序高效共享利用。重慶市委辦公廳副主任李維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條例》的出臺將對重慶市“一表通”改革帶來深刻影響。
“一表通”改革有效破解基層之“難”
近年來,重慶市通過建設“一表通”智能報表,有效解決了基層反映的“報表數量多”“涉及條線多”“反復填報多”“時間占用多”的痛點難點問題。
在李維看來,“一表通”實現基層減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歸集數據資源,形成數據底池。重慶市始終將打通數據壁壘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將自動關聯、線上填報相結合,形成跨層級、跨部門、跨業務“數據底池”,夯實數據共享基礎。
二是健全準入機制,加強源頭管控。重慶市根據基層職責事項清單,對需基層填報數據的業務表進行規范,明確不屬于基層職責事項清單內的業務表不得向鄉鎮(街道)和村(社區)下發,破解報表“體外循環”及重復多頭填報問題。
三是再造報表流程,強化互通共享。重慶市將線上線下多個渠道的報表整合為“一表通”一個渠道,通過數據動態維護,推動數據互通共享,實現數據“一次采集,自動生成,多方利用”。
據統計,重慶市已累計開通“一表通”用戶19萬個,清理歷史報表19萬余個,上線標準化業務表3800余個,歸集數據9173萬余條。基層報表數量、處理報表時間和參與報表工作人員均實現70%及以上縮減,部門獲取報表數據效率大幅提高。
《條例》助推“一表通”改革提質增效
“《條例》的出臺體現了我國對政務數據共享工作的高度重視,彰顯了國家對健全科學規范數字政府建設制度體系,依法依規促進數據高效共享工作的信心和決心。”李維指出,《條例》將在兩個方面為“一表通”改革推進帶來深刻影響。
一是共享體系更“有效”。“一表通”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在數據共享、應用共建共用和貫通融合等方面有效互動,才能直達基層的神經末梢。《條例》分層分類明確各級各部門工作職責,要求建立數據治理、校核及共享爭議處理機制,將進一步推動“一表通”系統優化上下貫通、一體協同的執行鏈條,實現多跨聯動、整體智治。
二是推動減負更“有感”。“一表通”作為基于數字化轉型實現基層減負的探索,其根本內涵是推動基層數據貫通共享。政務數據共享是發揮數據資源乘數效應的關鍵環節,《條例》中明確提出了政務數據回流的相關規定,將進一步促進改善基層“數據孤島”、重復填報問題現象,以數據有序高效共享推進“一表通”更加好用實用管用,讓政務數據更好支撐數字政府建設。
因地制宜落地實施,發揮《條例》最大動能
李維認為,《條例》中的諸多內容及條款對解決“一表通”改革過程中難點堵點問題大有裨益。他從目錄管理、制度支撐、數據安全三個維度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具體的落地實施建議。
一是《條例》明確統一目錄管理的制度要求?!稐l例》第三章提出政務數據實行統一目錄管理,明確無條件共享、有條件共享和不予共享三類屬性,并禁止通過擅自增設條件等方式阻礙、影響數據共享。該規定建立了政務數據共享的“標準基石”?!稐l例》出臺后,建議抓緊通過摸清政務數據底數,喚醒“沉睡”的政務數據,解決該領域普遍存在的“不愿共享、不敢共享”難題,推動數據有序互聯互通。
二是《條例》為數據共享提供了制度支撐。《條例》第四章明確建立政務數據共享供需對接機制,上級部門應根據下級部門履職需要,在確保政務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及時完整回流相關政務數據。該規定樹立了“共享增值”的理念,為數據共享回流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支持,各級政府尤其是數據共享主管部門可以牢牢抓住抓好這一關鍵抓手,提高數據共享申請質效。《條例》還明確,通過共享獲取政務數據能夠滿足履職需要的,不得重復收集,這對于促進區分“一表通”與基層貫通應用數據采集邊界,規范基層數據填報渠道,避免基層多頭填報、多次填報,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三是《條例》為確保數據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稐l例》明確,編制政務數據目錄應當依法開展保密風險等評估,督促落實政務數據共享各環節安全責任,同時對違反規定行為設定了法律責任。在后續工作中,建議落實好條例規定,守牢數據安全底線,推動形成數據依法有序流動、數據價值充分釋放的新格局。
- 《關于規范醫療機構門診名稱管理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讀(2025-08-06)
- 聚焦下半年經濟工作——多部門密集部署,傳遞哪些信號? (2025-08-06)
- 防汛關鍵期,如何安全避險? (2025-08-06)
- 《健康中國行動—健康環境促進行動實施方案(2025—2030年)》政策解讀(2025-08-06)
- 關切事!免費學前教育今年秋季學期起逐步推進(2025-08-06)